马拉松赛事作为参与人数多、赛道距离长、安全保障难度大的户外活动,自然成为北斗技术的典型应用场景。通过北斗系统与赛事管理的深度融合,传统马拉松的“盲区”被逐一破解,赛事安全性与组织效率实现了质的飞跃。
01
北斗护航马拉松赛事
安全保障:实时定位与智能救援
马拉松赛事中最核心的挑战是选手的安全问题。北斗系统通过以下方式构建起立体化保障网络:
▷ 精准定位与动态调度:医疗点、急救车辆及移动医疗单元的位置通过北斗终端实时上传至指挥中心,结合选手生命体征数据(如心率、体温),系统可自动匹配最近的救援资源。例如,2025年南昌象湖半程马拉松中,北斗系统实现了医疗资源“秒级响应”,救援效率提升40%以上。
▷ 可视化监控与预警:通过北斗定位与4G/5G网络融合,赛事指挥平台可实时显示佩戴了北斗人员定位器的选手轨迹、医疗资源分布及环境数据(如天气突变)。一旦选手偏离赛道或进入危险区域,系统立即触发预警,工作人员可通过呼叫或TTS语音提醒选手,防止伤害发生。
赛事管理: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
北斗技术推动马拉松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 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大连马拉松引入北斗系统后,赛道规划、补给站设置、人流疏导等环节均基于数据分析优化,减少人为失误。例如,2024年赛事中,通过北斗动态监测赛道拥堵情况,调整选手分流方案,避免踩踏风险。
▷ 应急指挥协同:盐城马拉松的北斗指挥平台整合了安保、医疗、志愿者等多方资源,通过实时定位与任务派发,实现“一键调度”。2021年赛事中,55名急救跑者与120名AED救援人员通过北斗终端协同行动,成功处理30余起突发状况。
典型案例
02
案例一:2025南昌象湖半程马拉松
作为中国田协A1类认证赛事,南昌象湖半马首次全面引入北斗卫星指挥系统。该系统不仅实时追踪1.5万名选手的位置,还能通过生命体征监测设备(如智能手环)采集数据。当选手出现中暑或心脏异常时,现场医疗人员可立即上传数据,指挥中心结合北斗定位,调度距离最近的急救车与医疗团队,救援响应时间缩短至3分钟内。
案例二:2024三龙湾半程马拉松
该赛事创新引入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选手在无网络覆盖区域仍可通过卫星发送求救信号。某科技公司研发的49克微型终端与手机兼容,使偏远赛道救援成为可能。赛事中,一名跑者在山区赛段扭伤,通过北斗短报文发送求救信号,救援队精准抵达,避免了传统搜救的“大海捞针”。
从朱鹮野化放飞的生态保护,
到冬小麦播种的农业革新,
再到马拉松赛事的科技护航,
北斗系统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融入社会肌理。
未来,
随着低轨卫星组网与6G技术的结合,
北斗在马拉松中的应用将更加精细化
——或许某天,
每位跑者的个性化补给方案、
实时体能评估均可通过北斗实现。
科技的温度,
正在让每一场奔跑更安全、更自由,
也让“挑战自我”的体育精神与
“以人为本”的技术愿景交相辉映。
产品推荐
人员定位方案
P9 便携式个人定位器:它尺寸灵巧、精确度高。高灵敏度,使用新工艺及最先进的GPS芯片,即使在微弱的信号下也能精确定位。在有限的空间下比如城市偏狭地带也能很好工作动态的条件下提供给您精确无误的位置信息,为参赛选手做到保驾护航。
赛事管理方案
P2B 高精度手持定位终端:采用小巧轻便型设计、专业级RTK定位芯片,拥有厘米级高精度定位功能,配合卫星定位平台可实现对作业人员的定位、调度、轨迹分析、数据采集等管理需求。适用于赛事人员、电力巡检、消防救援、林业巡逻、数据采集、户外作业等多种应用场景。
车辆管理方案
A05 5G北斗车载定位终端:主要通过5G通信、北斗高精度定位及IMU惯导等传感器,实时记录行驶轨迹数据、车辆状态数据等。设备内置主控芯片、5G通信模组、GNSS定位模组、存储、G-SENSOR等,主要采集用车信息、驾车人信息、传输信息。可以通过TCP连接,将设备编号、经纬度、车辆信息等数据通过JT808协议上传到平台。
A12 RTK高精度车载定位终端(支持定位定向):内置北斗高精度定位模组,支持RTK厘米级定位、航向输出、惯导、支持NTRIP/SDK差分账号配置,搭载车载卫星定位平台可实现对车、船、移动机器人等移动目标的定位跟踪、精准调度监控、轨迹分析、报警处理、信息发布、运营管理、统计分析于一体的应用服务系统,能满足各行业对于移动目标的高精度定位管理需求。